健康飲水之:一要兩不要
喝水這件事情,簡單也不簡單,做到“一要兩不要”,讓你喝水更健康。
一般來講,成年人一天的水的攝入量,女性在1500ml左右,男性在1700ml左右,大約相當于7至8杯水。當然,由于個體的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身體活動水平存在差異,個體對水的需求也尋在差異。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,進行最佳水量的攝入。
不過,不論你的最佳飲水量是多少,飲水都應分配在一天中的不同時刻,并且應少量多次。因為一次性大量飲水會加重腸胃負擔,使胃液稀釋,既降低了胃酸的殺菌作用,又妨礙對食物的消化。
很多人沒有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,總是要等到能明顯感覺口渴的時候才去喝水。但是,當大腦感覺到身體缺水時,身體已經“干旱”好久了。而且,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對缺水的敏感度是會降低的!很多成年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一天不喝水都不會覺得口渴,但實際上已經處于缺水的狀態。
身體缺水會導致水代謝功能紊亂,還可能造成或引發許多健康問題。
如,引發頭疼、疲勞、身體和精神表現下降、運動性哮喘、體溫過高等癥狀。長期輕度脫水,可造成疲勞、便秘和多種更嚴重的病狀,如結石、靜脈血栓、冠心病等。
對于孩子來說,如果長期水分攝入不夠,甚至可能會變“笨”!一項調查發現,在自然情況下發生脫水的兒童,其聽覺數字廣度、語義靈活能力和圖像識別能力有減低的傾向。
不要暴飲,尤其是在大量運動過后。很多人,尤其是年輕人,喜歡在運動完以后大灌冰水,這種做法其實非常不可取。
首先,短時間內飲用大量冰水,會給腸胃帶來不小的刺激與負擔。
其次,短期內攝入水分過多,也同樣會帶來健康風險。這是因為人體在流汗的時候,不僅會失去水分,還會失去大量礦物元素,比如鈉元素。如果過量飲水,但又不及時補充礦物元素,就有可能會導致低鈉血癥,也就是我們俗稱的“水中毒”,具體表現為軟弱乏力、惡心嘔吐、頭痛思睡、肌肉痛性痙攣等。